中科院和联合国机构发布遥感监测成果:九寨沟震后全域植被逐渐恢复-足球即时指数

发布时间:2023-06-12 08:30:51   来源: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17-2022年九寨沟植被覆盖遥感影像图。 中科院空天院 供图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中国四川九寨沟2017年8月发生7.0级地震后的生态环境恢复情况如何?近6年来一直广受各界关注。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及依托该院建设运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6月9日发布九寨沟世界遗产地震后动态变化遥感监测成果显示,九寨沟区域内全域植被已逐渐修复,备受瞩目的火花海已恢复昔日美丽。

2017-2022年火花海遥感影像图。 中科院空天院 供图

最新研究也表明,经过灾后的自然恢复并辅以人工治理修复,九寨沟遗产地内地质灾害风险大大降低。

九寨沟7.0级地震导致遗产地内生态环境质量严重受损,27个遗产点中5处遗产点视觉景观美观度发生改变。为促进九寨沟的恢复和发展,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的要求,中科院空天院和hist研究员付碧宏率团队对九寨沟自然景观、水体环境、植被覆盖度、次生地质灾害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等持续开展遥感监测并发布相关监测评估成果。

九寨沟震后滑坡灾害易发性变化图。 中科院空天院 供图

本次发布的九寨沟震后遥感监测分析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生态环境:全域植被逐渐恢复,植被覆盖度接近震前水平。遥感影像分析显示,九寨沟2017年(震前)植被覆盖区占全区总面积的82.11%。2017年8月地震发生后,植被覆盖区占比降为79.91%。随着震后恢复重建的开展,2020年和2022年植被覆盖区占比分别升至81.07%和80.91%,反映植被逐渐恢复,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植被覆盖度接近震前水平,反映全域整体已经逐渐进入植被恢复期。其中,植被恢复集中于九寨沟自然遗产地的日则沟和则查洼沟,以熊猫海-五花海一线西南缘的植被恢复态势最佳。

——水体环境:火花海经过灾后恢复重建,水体和周边生态环境逐渐恢复。作为九寨沟遗产地的重要遗产点,火花海是监测重点。基于遥感影像显示,经过灾后恢复重建,火花海溃决区钙化坝已完成修复,其水体也基本恢复,已于2020年10月重新对外开放。从2022年7月无人机获取的影像可见,修复后的火花海坝体稳定,上游来水充足,水体清澈,周边植被基本恢复,火花海已经逐渐恢复昔日美丽。

——滑坡空间分布及变化:震后滑坡易发性区域面积逐渐减小,地质灾害高、极高易发性区域面积大大降低。整体上震后滑坡易发性逐年降低,进入震后长期稳步恢复过渡期。震后早期滑坡易发性主要受发震断层和地震烈度等因素控制,整体形态表现为北西走向椭圆状,面积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震后滑坡易发性的控制因素转变为坡积物、降雨以及地形等,其高易发性区域整体呈北西走向的窄条带状分布,面积明显减少。

九寨沟震后滑坡易发性分级面积百分比。 中科院空天院 供图

付碧宏研究员表示,这些成果基于研究团队牵头的九寨沟“天-空-地”监测项目开展,该项目为期3年,主要对九寨沟开展“天-空-地”一体化立体协同的多平台多传感器高精度遥感监测和示范研究,建设九寨沟保护与恢复空间信息监测系统,构建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国际科技咨询和培训平台,为九寨沟保护管理提供重要科学数据和技术支撑。

九寨沟世界遗产地管理局副局长杜杰指出,近年来积极开展九寨沟震后生态恢复治理,目前已见显著成效。不过,遗产地内植被生态的稳定性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测与保护管理。九寨沟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空天院及hist研究团队的合作,继续开展植被和水体生态环境及自然灾害的综合监测与评估,让科技支撑为自然遗产的保护管理发挥更大作用。(完)

编辑:李琳玉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足球即时指数官网足球即时指数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足球即时指数的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足球即时指数的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2023-06-02
  • 2023-05-30
  • 2023-05-22
  • 2023-05-22
新闻
财经
生态
科技
  • 习近平在石家庄市考察调研
  • 栗战书在黄河保护法实施座谈会上强调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 推动黄河保护法贯彻实施
  • 栗战书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百三十三次委员长会议 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2月23日至24日在京举行
  • 粮稳天下安:中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 习近平会见沙特国王萨勒曼
  • 李克强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
  • 栗战书同尼加拉瓜国民议会议长波拉斯举行会谈
  • 李克强抵达金边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
  • 北交所上市公司去年合计营收增逾两成
  • 住房租赁市场融资渠道全面拓宽
  • 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未作调整
  • 能链智电ceo王阳:绿色金融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 2022年中国银联足球即时指数的合作伙伴峰会召开——联接创造价值,共助商户经营
  • 积极触网,推动产品“破圈” 老品牌“在线”越活越年轻
  • 银保监会拟完善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
  • 前三季度北交所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25%
  • 绿色电能助力乡村生态游
  • 深圳2172个工业园区完成转供电改造 年减少企业用电成本超30亿元
  • 能链智电以充电碳减排助力进博会打造零碳会议
  • 零碳智慧园区怎么建?能源思享汇给出港华答案
  •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电力新篇章
  • 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 施耐德电气助力2022北马开跑
  • 聚焦服贸会“双碳”技术 看科技如何助力绿色转型
  • 生态环境部公布第六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领域)
  • 央企全力做好基础产品保供稳价
  • 第二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
  • 华龙一号批量化首堆漳州核电1号机组外穹顶吊装成功
  • 更多支持政策将出 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或超95gw
  • 隆基创硅太阳能电池效率新纪录
  • 智能巡检、智慧施工、智控工厂……记者实地探访“5g 工业互联网”应用成效
  • 数据中心刷新“绿色标准”
  • 我国油气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旋转地质导向获突破
网站地图